赤霞珠,是一个葡萄品种。
由它酿成的红酒,就是赤霞珠红酒。
酒标上有“Cabernet Sauvignon” 的,如下图所示,就是它了,它常常还被翻译为“卡本内苏维翁”红酒。
赤霞珠红酒,是我们中国人喝得最多的红酒。
饭局宴请桌上的红酒,无论是价格便宜的,还是高档昂贵的,都闪烁着赤霞珠的身影。
你看,奔富 Bin 389 、Bin 8 有一半成分是赤霞珠,奔富 Bin 407、Bin 707 更是纯赤霞珠红酒。
高端商务宴席,喝的大拉菲、小拉菲、大玛歌、小玛歌红酒,也都是大比例的赤霞珠葡萄酿成的。
餐桌上遇到的国产品牌葡萄酒,什么张裕、长城、威龙,最常见的是它们的赤霞珠红酒。
还有国内名气很大的各种解百纳红酒,赤霞珠在酒液里面也占了大头。
所以说嘛,中国人喝红酒,其实大多是喝赤霞珠葡萄酿的红酒。
就像姑娘的初恋似的。
遇到好男孩,哪怕分手后,对男人也是有好印象,就怕初恋是渣男,姑娘从此对雄性动物,有了挥之不去的阴影。
喝红酒也是如此。
出现频率最多的赤霞珠红酒,往往决定了中国人对红酒的第一印象。
餐桌上一提到红酒,有些朋友就皱起眉头,“郑小塔,红酒真难喝,又苦又涩。”
我心中第一反应是,“恐怕,你是喝到差的赤霞珠红酒了。”
后面一细问,果然如此。
很多聚餐场合,主人会因为预算,或种种原因,购买一些比较便宜的红酒。
这些酒里,通常大多是比较差的赤霞珠红酒。
差的赤霞珠红酒,会给人一种很“涩”的感觉,有些还有明显的“酸”,总之,是让人感觉不太愉悦的味道。
于是,刚接触红酒的人一喝,“神马,红酒这么涩,跟喝中药似的,下次再也不喝了!”
诶呦!
拜托!
人都有背运的时候,不能因为最先遇到是“渣”,而否定了整片树林呀!
所以,我常说,赤霞珠红酒一定得喝一百元以上的,便宜的赤霞珠大多没好货。
喝到一款优质的赤霞珠红酒,如同遇到知心的人,如沐春风。
初闻它的香气,有些掠夺性,有些霸道感,不跟你言语一声,就径自冲到你鼻前。
在你有些懊恼时,它施展出类似黑色水果的香气,像是黑加仑、李子、黑樱桃,让你不禁眉头一舒。
深吸一下,还能闻到类似香草、烟熏、烘烤的气息,这是赤霞珠红酒在橡木桶中长时间熟化所带来的。
你晃晃酒杯,喝入一口,感觉最明显的是,“雄壮浑厚”,一种结实丰盈感,流淌在你口中。
不多时,它会舒展身子,让你在舌尖齿根,体验到什么是“细腻精致”。
余味悠长,又是优质赤霞珠红酒的一个特点。
即便你将酒液咽下去后,还会有阵阵香气,驻足在你口中,不想离去。
不过,你也别觉得,这些美好的感受,只会出现在很贵的赤霞珠红酒上,很多百来块的赤霞珠红酒,也会有这样的味道。
有些宴请场合,你也能看到一些老年份的赤霞珠红酒。
酒瓶历经沧桑,连标签都斑驳泛黄了,还老当益壮地挺立在圆台桌上。
赤霞珠凭着“高单宁、高酸度”的特性,使得酿出来的酒液,可以长期陈年,10年、20年往往不在话下。
我喝到过一些赤霞珠老酒,那年纪(年份)远比我大。
倒在酒杯中的酒液,已然是淡淡的棕色,不经意间,飘出一些类似皮革、烟丝、湿树叶的气息。
这是很多爱好者喜欢的气味,代表着红酒的独特陈年味。
喝入口中,饱经岁月的酒液,早已没当初的雄气,留下尽是淡雅柔和,不过细细品味,还能感受到单宁当年的强劲筋骨在。
有些人宁可花几千上万的钱,喝上一瓶赤霞珠老年份酒。
你在酒局上看到,也别觉得人家傻。
赤霞珠红酒适合长期陈年,变成老年份红酒,能让人感受到,时间沉淀的魅力。
这些在长年累月中“诞生”出的特殊风味,是稀有的,也是难以明说的,更是复杂地让人痴迷于其中的。
前面讲的是,纯赤霞珠红酒的味道。
但赤霞珠葡萄,更多的是用来进行混酿。
混酿,这个词你可能听不明白,但我一说波尔多红酒,你就知道了。
在法国波尔多,把赤霞珠红酒、梅洛红酒按比例混合,再放入一些品丽珠红酒、小味儿多红酒等,调配出的红酒,就是举世闻名的“波尔多红酒”。
拉菲红酒、玛歌红酒、龙船红酒,这些著名的波尔多名庄酒,都是赤霞珠和梅洛混酿而成的。
后来,随着波尔多红酒在全世界的流行,赤霞珠、梅洛混酿风格的红酒,在全球广受效仿,也就有了国内流行的奔富 Bin 389、Bin 8。
我在《波尔多红酒,你能喝出哪些味道来?-知名产地葡萄酒-快速成为吃喝专家!-》讲过,把梅洛红酒加入到赤霞珠红酒中,会让酒液更加饱满健壮。
同时,还能软化降低赤霞珠红酒的高单宁和高酸度,喝起来更加迷人可口。
当然,在餐桌上,你也可以这么解释。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波尔多这个地方,有些年份的气候不够温暖,让赤霞珠葡萄很难成熟,只好靠梅洛等其他葡萄来补充中和。
有些酒局上,你还会在一些波尔多红酒中,闻到一些明显的生青味、青椒味。
这时你心中该有数,“哼,这可能是便宜酒,可能品质不太好啊!”
全世界有些产地的赤霞珠红酒,或是赤霞珠、梅洛的混酿红酒,是公认为比较优质的。
如果宴席上,遇到这些地方的红酒,可不要错过,要好好品尝下。
法国波尔多,我们前面已经提到过,拥有全世界最好喝的赤霞珠、梅洛混酿红酒。
这些红酒常常会在酒标上,标示“Bordeaux (波尔多)”“Médoc(梅多克)”“Haut-Medoc(上梅多克)”“Graves(格拉夫)”等字样。
澳大利亚的库纳瓦拉 Coonawarra、玛格丽特河 Margaret River,出产的赤霞珠红酒也广受赞誉,有些还有浓浓的桉树味儿。
新西兰的霍克湾 Hawke’s Bay,既有优质的纯赤霞珠红酒,又有好喝的赤霞珠、梅洛混酿红酒,飘逸着新鲜浓郁的水果香气。
美国赤霞珠红酒也是一个相当好的,有股金发妞儿的甜美味道。
也正是这股“甜美浑厚”味儿,塑造了美国人对红酒的口感认知,影响了整个世界。
比如纳帕谷 Napa Valley、罗塞福 Rutherford、索诺玛 Sonoma 等产地,代表着美国赤霞珠红酒的优异品质。
智利的麦坡山谷 Maipo Valley 、科尔查瓜 Colchagua 产地的赤霞珠红酒,相比其他国家的,性价比要高些,有些会有薄荷味道,很是独特。
南非最好的赤霞珠红酒,在斯泰伦博斯 Stellenbosch 产区,单一品种、多种混酿的都有,风格各异,绚烂多彩。
搭配赤霞珠红酒,或是赤霞珠混酿红酒,就得配“大肉”。
就是“大鱼大肉”中的“大肉”呦!
比如,肉质纤维粗犷的牛排,肉质结实紧密的羊肉,遇到赤霞珠红酒,就好像周星驰扮演的唐伯虎,平日里张狂不可一世,但见了秋香,顿时柔软如无物。
饭局上,郑小塔我通常会建议身边朋友,吃一口牛肉或羊肉,再喝一口赤霞珠红酒,然后细嚼慢咽下,由此产生的味道,美妙地让人许久难忘。
还不是因为,赤霞珠红酒饱含的高单宁,遇上牛肉、羊肉中的高蛋白,犹如干柴遇烈火,一点即着。
单宁轻轻拂去肉质的油腻,接着迅速软化肉质中的纤维,同时,蛋白质还降低了红酒的酸涩感,让人产生舒适的愉悦感。
不光是牛肉、羊排,对肉类红烧、烟熏、烧烤的做法,也同样适合搭配赤霞珠红酒。
杭帮菜的东坡肉、上海菜的走油肉、湘菜的牛中三杰、内蒙古的烤全羊、鲁菜的锅烧肘子等等,都是不错的餐酒搭配。
不过,你也别把赤霞珠红酒想得这么伟大。
就餐时,你要是把赤霞珠红酒跟鱼虾等海鲜河鲜,合在一起食用,就等着满口“铁锈味”吧!
鱼肉跟高单宁,是天生的冤家,会让酒液更苦更涩,产生难闻的金属味。
所以,在河鲜海鲜居多的饭局,如果主人家准备的,多是赤霞珠之类的红酒,不妨私下提醒他,“这不是好的餐酒搭配,鱼虾最佳的搭配是白葡萄酒。”
说起这个,会出乎很多人的预料。
其实,赤霞珠葡萄的年纪并不大,跟黑皮诺相比,简直是幼童见了老爷爷。
赤霞珠的诞生不过200多年,它是品丽珠和长相思杂交后的产物,而黑皮诺的年龄,还要在后面加个“0”,有将近两千多年的历史。
赤霞珠相比黑皮诺,或者其他酿酒葡萄,胜就胜在“不挑剔,好伺候”。
就像打不死的小强,它到哪个地方哪片土壤,都能很好的生长,所以,受到各地酒农的喜欢,全世界都有它的身影。
同样,中国人也很喜欢种赤霞珠葡萄。
你看,张裕、长城、威龙这些国产红酒品牌,推出了很多赤霞珠红酒,还有家喻户晓的解百纳红酒,这个我在《餐厅里的解百纳红酒,为什么种类这么多?-了解特色葡萄酒-快速成为吃喝专家!-》讲过。
而国外的葡萄酒进入中国后,又以赤霞珠红酒居多,特别是波尔多红酒,是赤霞珠的坚实后盾。
当然,现在赤霞珠红酒也遇到强劲对手,来自澳大利亚的西拉红酒。
有时候,赤霞珠红酒就很不爽,“介个小赤佬,还想到中国来白相!”
谁知,鸿运当头的西拉红酒,一挺胸、一撅臀,冒出一句,
“侬有我这样前凸后翘(口感更饱满丰腴)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