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秦赋》第一集,秦攻打赵都城邯郸,两军对峙邯郸城下,长剑出鞘一声令下,乱石满天飞,箭飞如蝗,攻城士兵前仆后继,守城士兵宁死不屈, 一时间,血肉横飞,士兵死伤者无数,惨不忍睹……邯郸之战历时三年,在赵国平原君赵胜斡旋下,楚国和魏国相助,赵国险胜,赵国却也从此在下坡路上越走越远。
差不多这意思
战国中后期,秦国和赵国是逐鹿中原的主角,其他五国已被秦打得无招架之力。 秦赵两国军队发生多次大战,如著名的阏与之战(赵国胜,将领赵奢,赵括他爹),长平之战(秦胜,秦将白起,赵将赵括,秦亡赵军四十多万,如不临阵换将,廉颇能胜也不一定),及开篇所述邯郸之战等。
就这相互绞杀了几百年的的两个诸侯国,他们的国君的先祖,在殷商时却是同胞亲兄弟。秦人的先人是“恶来”,赵人的先人是“季胜”,他们共同的父亲叫“蜚廉”,哥哥恶来还侍奉过商纣王,被伐纣的周人杀死。
(2)赵国
弟弟“季胜”,其儿子孟增侍奉过周成王,曾孙子“造父”侍侯周缪王给他驾驭马车,在周缪王征伐中立功,周天子把赵城赐给他,从此有了“赵氏”一族。在姓氏相关的文中,我们说很多贵族无姓但有“氏”,“氏”是为了家族传承,传承封地,传称爵位等,所以造父有了赵城才诞生了“赵氏”,普通百姓连种的一亩三分地都是朝廷分的,房子是茅草的,要个氏干啥。
造父传到第六代,出了个能人叫“奄父”,周宣王征伐西戎,奄父立功,他的儿子“叔带”赶上了“烽火戏诸侯”的“周幽王”,奄父发现在周天子脚下没混头,就去诸侯国晋国了,侍奉当时的晋文侯。晋国是大诸侯国,跟天子同姓“姬”,祖上是周武王姬发的儿子,周成王的弟弟。奄父在晋国混得不错,建赵氏家族,从此赵氏家族越来越兴旺, 赵氏几代,都侍奉晋室,比如赵衰(cui)不但辅佐晋文公重耳而且跟重耳是连襟, 赵衰的儿子赵盾在晋襄公和晋灵公两朝主持朝政。晋景公时 赵氏被大夫屠岸贾陷害灭族,仅怀有身孕的赵朔妻子(晋成公姐姐)躲到晋景公宫里才逃脱,这个孩子叫赵武就是影视剧《赵氏孤儿》的原型。
托孤之臣 是程婴 吧?
晋悼公开始,王室控制力越来越弱,而包括赵氏在内的六卿势力越来越大 。诸侯国跟周天子一样的命运,分封来分封去,最后把自己给架空了,走不出这个死循环,主要还是制度问题,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郡县制,就改变了中央被架空的问题。 后来,晋国六卿又相互攻伐,吞并对方领地。前401年,周威烈王赐封赵国,韩国,魏国 为诸侯,赵国成为诸侯国。前376年,赵敬侯、韩哀侯,魏武侯灭亡晋国 ,韩赵魏三家瓜分晋。赵国势力更大了,就成了后来的战国七雄之一。
骑着怪兽打仗一般是欧洲文学家们的脑洞想出来的
(3)
秦国因为是秦朝的前身,所以祖先的追溯搞得比较正式,正史都要追溯到颛顼帝,但我们就从赵国先人季胜的哥哥“恶来”说起。恶来的儿子叫“女妨”,下代“旁皋“,下代”太几“,下代”大骆“,下代”非子“和“成”,“成”是非子同父异母的弟弟。
恶来的后代,凡与季胜的曾孙造父同辈或晚辈的,都托了赵国先人“造父”的福,住在赵城。非子这个人善于搞养殖,摆弄的牲畜尤其是马匹很合周孝王的心意,周孝王就想让非子继承大骆的封地,但是大骆的妻子是申侯的女儿,她生的儿子”成“已经做了大骆的继承人。并且大骆的老岳父申侯说:”我们祖上跟西戎有姻亲关系,所以我亲外孙”成“做大骆继承人,有助于搞好跟西戎的关系。你想换继承人?你掂量一下吧!“ 周孝王就只好给”非子“另赏赐了块地做封邑,就是”秦地“,让他接管”赢“氏的祭祀,号称“秦赢”,
这样,诸侯国秦的先祖秦非子就有了,接下来就是秦侯,秦公伯,秦仲子……秦异人…秦惠文王赢驷…… 等等. 后来“成”的家族被西戎给灭了,“秦赢”担当起了周朝诸侯国中正面对抗西戎的角色,以后 秦与西戎相互绞杀了几百年。
所以,秦国和赵国两个诸侯国,其实就是“恶来”和“季胜”两个亲兄弟的后代,但是一代一代传下来,血缘关系越来越淡,两国就成了战国后期相互攻伐绞杀的主要对手。儿子多了有啥好?将来灭了自己重重孙的可能就是自己的另一个重重孙。就如欧洲人去殖民非洲烧杀抢掠的,其实欧洲人的祖先据说还是非洲的类人猿跑到欧洲成家立业发展来的,所以欧洲人是在殖民自己的表表表表……兄弟姊妹。又比如欧美天天秀友谊,因为美洲新大陆的发现和开发以及在美洲大陆杀人放火抢地盘的,就是欧洲人的老祖宗们,但等到几千年之后,他们还能不能秀友谊就不好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