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心缺乏安全感的人,即使手握千军万马,也可能惶惶不可终日。
“大明军神”王阳明平宁王叛乱,是兵力的对抗,更是心力的对决。
宁王朱宸濠凭借几代人的积累,使用着朝廷的俸禄拨款,自己精心筹划二十几年,谋划叛乱。
王阳明在朝廷未拨一兵一卒的情况下,招募昔日麾下将领和乡兵义勇,”以万余乌合之兵”,对阵朱宸濠的”十万强寇”。这个实力差距不可谓不大。
然而最终结果是,王阳明只用了三十几天,就让朱宸濠叛军灰飞烟灭,并且生擒朱宸濠。
有人问阳明,取得如此战绩,有什么用兵奥秘,阳明回答:”此心不动,随机而动。“
宁王内心的安全感匮乏,所以内心是不宁静、躁动的,总是被诱惑、被激怒、被牵制。
阳明的内心安全感充分,从容而灵动自如。
1、安全感的前提,与人的早年经历有关
心理学研究证实,一个人的安全感,与早年特别是儿童时期经历有关。安全感的源头可以追溯到父母与子女的亲密关系。如果父母与孩子有足够的爱与接纳、信赖、支持,保持着良好的亲密关系,孩子就会把这种关系推广到自己身边的人,比如老师、同学和各种朋友,在人际关系中、在于世界的互动中具有良好的安全感。反之则容易安全感匮乏。
宁王朱宸濠其实是一个童年不幸的人,他的父亲,老一代的宁王,在他出生之前做了一个噩梦,梦见一条大蛇在宫中吃人,还扑向自己,认为是不祥之兆,再加上朱宸濠的生母地位相对低微,所以朱宸濠出生之后一直不被接纳,不允许进入宁王府。这对朱宸濠的成长造成了很负面的影响,以至于后来他虽然终于成为新一代宁王接班人,但一直性情乖张、心性浮躁多疑。
再看看阳明,自幼深受家族成员的厚望,从祖母梦见仙人脚踏祥云送子,可见一斑。此后,阳明更是在家长们的爱与呵护中长大,并且拥有相当高的自由度。在十一岁的时候,就已经是名闻一方、德才兼备的天才少年。
阳明故居 优元书院摄影
2、安全感,会影响人对世界的解读
拥有充分安全感的人,接纳世界存在的多种可能性,也接纳变化的价值。
在面对逆境时,他们相信自己,发挥主观能动性质,推动事情的转化;在顺境中,他们不会忘记自己的目标和使命,不会满足于暂时的”成功”;在面对重要选择的时候,他们不会局限于个人利益,而是会更从全局考虑问题。
在与宁王对决的过程中,王阳明的行动,安定从容,运筹帷幄:
过境偶遇宁王叛军队伍,遭到追捕,阳明冷静应对,成功逃脱;
使用”心理战”和”信息战”,伪造公文被宁王截获,让宁王相信朝廷大军将至,因此迟滞在南昌不敢进兵;
在宁王大举由安庆进攻南京之时,不去救援安庆,而是直捣叛军老巢,攻克南昌;
随后面对兵力仍占优势的宁王主力大军回援,王阳明没有选择固守,而是主动出击,寻机在鄱阳湖决战。
如果内心缺乏安全感,往往更倾向于把人和事解读得更具威胁性,或者夸大不利因素,或者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认为有所谓”完美选择”,导致缺乏主动性质、扭曲认知、丧失机会。
内心缺乏安全感的朱宸濠,与王阳明形成鲜明反差,处处走向被动:
在战略选择上,坐拥十万精兵,却放弃最佳战略选择:迅速进攻京城,先是在南昌周边巡回,后来退而求其次选择进军南京,寻求偏安;
在组织内部沟通上,对两位谋士一直疑虑重重,在关键时刻不愿听取正确意见;
在战术执行上,把个人好恶与军队调度搅合在一起,途径安庆时,他仅仅因为守将的辱骂就纠结于攻打安庆,竟然忘记进军南京这个根本目标,以至于贻误战机,被阳明趁机攻取南昌老巢。
3、安全感,需要自己从内在建立
建立内在的安全感,首先需要接纳世界的不确定性。王阳明”四句教”中的”无善无恶心之体”就包括不带任何预设立场地接纳世界的多种可能性,以及不断的变化。
其次,当有事情发生的时候,不要把事情想得太糟。太阳每一天都在升起,上帝关上门的时候,总会同时打开一扇窗。
最后,不能完美主义。所谓”尺有所长,寸有所短”,没有什么选择能十全十美,也不要想着什么都不能放弃。比如我们常说的”位高权重责任轻、睡觉睡到自然醒、数钱数到手抽筋”,作为问候短信开开玩笑还可以,如果真的这样去要求工作与生活中的人和事,难免处处失望,也会进一步增加不安全感。
王阳明说:“心即理”。
辛弃疾有诗云:“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亦如是。”
安全感具足的内心,能与外部的能量连接,与世界和谐相处,自然强大到无懈可击。
原创作者简介:陈广,博士,阳明心学与中国文化、管理学、心理学跨界学者;优元书院院长,优元私董会秘书长,长期兼任南京大学MBA/EMBA校外辅导专家;中国科学院心理学研究所研修经历,美国认证协会注册心理咨询师。愿与你一起明心问道,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