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生活百科 美食推荐 汽车百科 星座运势 旅游攻略 数码科技 教育资讯 宠物知识 养花知识 健康知识 周公解梦 热门影视 消费指南
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活百科 >

翡翠(原石)的色形及其分类特征

27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05-20 13:00:52    

一、色的基本概念

“色”是指翡翠中的绿色,也即绿色为整。翡翠因为有绿才被称之为宝石,这在自然界的玉石,大家族中是绝无仅有的。也就是说,翡翠是地球上唯一既可称为玉石又可称为宝石的天然宝物。由于绿色翡翠通常被称为绿宝石,绿色也就成了翡翠的宝石色。因此翡翠的“色”也就专指绿色,有时也有人将浓艳的紫色称为色。其他所有颜色都不可以称为“色”,而只能称为“花”、“彩”什么的。在翡翠毛料的交易中,行家所说的“色料”,就是指绿色较多的翡翠玉料。

当深入研究“色”的时候,首先应该明白翡翠的色与地子一样,是具有空间区位概念的。色只是翡翠构成中的一部分,“色”(或花及其它色彩)与“地子”共同构成了翡翠的肉。由于色分布于地子中,因而色与地子之间有一定的关联性,可以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地子是色的依托,色必须靠地子的帮衬才会精彩。这如同好的土地才能长出好的庄稼一样,好的地子才能衬托出好的色。因此,我们在探讨色的优劣时,通常会涉及“色”与“地子”的关系问题。

二、了解绿色形成的规律掌握翡翠赌石的先机

当观察翡翠毛料时,经常会发现有一些“绿色”总是围绕在“黑色”的周围转,或者是跟着一些“黑色”的东西走,黑、绿两者几乎到了形影不离的地步。而且有价值的色(绿色)多呈条带状分布,这就是通常说的色带。这一切虽然只是表面现象,然而行家正是透过这些表象,洞察到了翡翠赌石(赌色)的玄机。

实践经验表明,翡翠中的黑与绿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通常将翡翠的黑色部位分为两种:一种是能“喷色”的,叫做“癣”;另一种是不能“喷色”的,称为“枯”。通过对“癣”和“枯”的观察研究,即可判断“色”的存在与否,并可追索“色”的多少,尤其对一些没有开门子的毛料来说,更是如此。

由于癣能“喷色”而皮壳及玉肉中的“癣”则是判断绿色有无的重要依据,因而搞清“癣”与“色”的关系并将“癣”和“枯”加以区别,就显得十分重要。癣与色的关系很复杂,它受很多不可知因素的影响。因此,“观癣赌色”也有一定风险,不是每个人都能赌赢的。“赌色”不仅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而且还要有技术知识的支持,这样才能把握好“赌色”的先机,避免盲目性,才有可能获得成效。为此,了解翡翠绿色的形成机制就成为必要,对于提高“赌石”技能是有助益的。

前已述,翡翠是由硬玉为主要矿物成分聚合而成的变质岩(硬玉岩),其中含少量的黑色角闪石,因角闪石中含有微量铭元素,这对于绿色的形成至关重要。细甸翡翠在其生长过程中的硬玉化阶段还未出现绿色,这时的翡翠还是白色的,只能称为硬玉岩。翡翠的绿色(包括紫色)是在随后的动力变质阶段才得以形成的,这时期的硬玉岩因为有了绿色(翠)和紫色(翡),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翡翠,因而这一时期应定性为翡翠的“色化期”。在“色化期”,强烈的动力变质作用使翡翠发生绿色硬玉的重结晶,这才使翡翠出现了绿色。而绿色硬玉的生成则因硬玉晶格中的铝被致绿元素铭离子置换所致。铭主要来源于黑色的角闪石,是角闪石在此过程中析出的铭离子进入到了硬玉中。在动力变质作用阶段,翡翠因受定向压力作用而发生强烈变形、破裂、粒化及糜棱岩化作用。由于硬玉与角闪石的结合部相对薄弱,因而更容易出现裂隙,这就为溶液的侵入、循环和物质组分的迁移打开了通道。

由于定向压力下的矿物都是不稳定的,因而硬玉和角闪石便会发生溶解,从而使角闪石中的铭离子转入裂隙溶液和间隙溶液中。于是含铬组分便在浓度差的驱动下进行扩迁移,并在硬玉或角闪石的间隙或裂隙中发生硬玉粒化重结间隙溶液也就十分稀少,系统会变得封闭。于是含铭组分就难以进入系统之内进行迁移、扩散,或只能在有限的裂纹中形成少量的绿色细丝,也即丝丝绿。这就是玻璃种等老种翡翠中的绿色为何少见的缘故。

这就是通常说的“水清不养鱼”倘若硬玉岩所受动力变质作用不强,定向应力不足以使硬玉岩发生强烈糜棱岩化,但能使硬玉发生晶格变形、双晶弯曲错位、晶粒位移等,从而使硬玉岩出现大量的粒间孔隙和各种裂纹。由于所有的裂隙和粒间孔隙都能够彼此连通,使系统处于完全开放状态,于是含铭组分溶液便能在其中自由流动,形成弥漫整个硬玉岩的渗透流,含铬组分就会通过裂隙溶液和间隙溶液渗透到整个硬玉岩的粒间孔隙中,并发生大范围的绿色硬玉重结晶。这就是翡翠中的满豆色,或叫做块状色,一般出现在豆种翡翠中。

三、翡翠的色形及其分类特征

色形是指绿色的形状,也就是绿色在翡翠玉料中的空间分布形态,它呈不规则的三维立体形态存在于翡翠之中。色形通常隐伏于玉肉之中,很难从事聚玉料的外表或单一的切面上看清楚色形的全貌。因而对色形的观察,不只是看绿色在面上的分布形态,更主要的是通过绿色在面上的表现,来透析绿色在玉肉中的纵深延伸情况,从而将绿色在三度空间的形态推断出来。由于在翡翠的经营实践中,行家一般会根据色形来估算玉料中的色量,并以此作为计算玉料价值的依据,以便心中有数而与对方讨价还价,因此,能否准确判断翡翠的色形,也是对玉石经营者经验和技术的考验。

翡翠的色形多种多样,主要分为带状色形和块状色形两种类型。它们各自受不同的成因所控制,带状色形主要由扩散作用形成,块状色形主要由渗透作用形成。另外还可分出一个次要的斑状色形。不同的色形可以反映出不同的色量和色质,而色量的多少以及色质的好坏则是决定翡整价值的重要依据之一。因此,了解翡翠的色形并掌握其变化规律是十分重要的。

1、带状色形

绿色在翡翠中沿着一定的方向呈条带状展布,即为带状色,通常称为色带或带子绿。带状色主要由含铭溶液在裂隙中扩散、重结晶充填而形成。由于扩散作用的驱动力是铭离子的浓度差,当铭离子浓度在整条裂隙中达到一致时,扩散才告终止,因而带子色主要受原生裂隙和铭离子浓度的控制,只要有足够的空间和足够多的铬源,铭离子可以被迁移得很远,所生成的色带也就可以延伸很长。

带状色是翡翠中最重要的色形,色质好、价值大的绿色多出自于带状色形。在玉石交易市场,凡是做“色货”或“色庄”的人都非常关注带状色玉料。因此,赌石者需对带状色形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带状色的色形很多:带子有宽有窄,有粗有细;有的带子时宽时窄;有的带子比较平直,叫做直带子;有的呈弯曲状、折曲状,叫做弯带子;有的带子断断续续,时有时无,这叫跳带;有的色带因受力而发生错动,失去连续性,叫做错位带,如果色带是由若干条小带子组成,或呈树枝状、网脉状,色与地子相间出现,这些都可以称为花带。有一种靠黑带,其色带围绕黑癣展布,有时呈折返状且两翼多不对称,色带形状一般不规则,色带与地子多呈过渡关系,但色带与黑癣的接触关系却十分清晰。其色质受地子种质好坏的制约,地子的种好,则色好。有的“靠黑绿”色质很好,因此行内有“癣脚下出高色”的说法。

还可根据色带的形态及分布的位置分出多种色形,如包头带、靠皮带、膏药色等。总的说来,带子色的类型繁多,以下列举的带状色形仅是常见的部分类型。

另有一种丝状色也可列为带子色形。若翡翠的绿色呈细丝状、细纹状分布在地子之中,即称为丝状色形,它通常由很多条色丝构成,并具有明显的方向性,但其延伸有限。如果由许多条非常细小的色丝分布在老种的地子中,这种色形就称为丝丝绿。如果色丝有一定的延伸,即为丝片状色形。倘若色丝在纵深方向上延伸比较长,也可以称为丝带色形,这是丝状色与带状色之间的一种过渡色形。丝状色(尤其是丝丝绿)通常生在老种地子中,

2、块状色形

绿色在翡翠中呈大范围分布,整块或大部分玉料呈现为绿色者,即称为块状色,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满色”,也可称为满色形。由于色与地子相互交织一起而难分彼此,因而也有人将块状绿色称为地子绿。块状色的分布比较广泛,在原生型和次生型玉料中都有较多的产出。次生翡翠中的“满豆”及原生玉中的“铁隆生”“德乌玉”等,都属于块状色形块状色形多出现在种嫩的翡翠中,而且其产出量也相对较多,“豆底豆色”“芙蓉地”等满绿翡翠都属于块状色形。块状色中的绿色结得不紧,绿色大多围绕白色硬玉分布,底中有色,色中有底,而且色丝一般比较平直,且与地子呈渐变关系。一般来说,玻璃底等老种翡翠中的绿色比较少见,即使有,也多呈丝状色。这个中缘由可见前述。

种老、水头足的地子中如果有丝状色出现,则会产生“丝丝放腔”的效应,其价值很高,这就是通常说的金丝水绿翡翠。如果丝状色生长在嫩种的地子中,色丝往往会呈弯曲状或树枝状,这种色形的翡翠其价值一般不大,且无方向性。块状色形虽然体量大、色量多,但与带状色相比,其色质相对较差。这个中缘由可从其形成机制得到解释。带状色主要由扩散作用形成,而块状色形则主要由渗透作用形成。当翡翠遭受动力变质作用相对较弱时,硬玉发生晶格变形、晶粒位移、破裂而出现大量裂纹。而且硬玉岩中的裂隙和粒间孔隙能够彼此连通,使系统处于完全开放状态。于是含铭的间隙溶液便能在其中自由流动并渗透到整个硬玉岩的粒间孔隙中。由于这种毛细管作用无孔不入,见缝就钻,因而就形成了大范围的绿色硬玉重结晶沉积,出现了翡翠的块状色形。由于形成块状色的前提是,硬玉必须要有足够多的粒间孔隙,因而其结构就会比较疏松,翡翠的种也就不会很老。这就是满色翡翠的种质为何相对较嫩的原因所在。

3、斑状色形

绿色呈斑点状、星散状、花斑状、斑块状分布在地子中,即为斑状色形,这是除了带状色和块状色形之外的一些次要色形。严格说来,斑状绿色不应称为色,而应称为花,即色花。这种绿色花斑大小不一,互不相连,它们呈星散状分布在大片地子上,色也结得不紧,因而其价值有限,俗话说“宁买一条线,不买一大片”。斑状色形通常也叫做色花翡翠。

团状或瘤状色形在行内也称为疙疼绿绿。绿色团块大小不一,其边缘多呈不规则犬牙状,也有的边缘比较平顺。色与地子界限一般不太清晰,呈逐渐过渡关系。有些色团中央的绿色偏暗,甚至会有黑点、黑斑,这些黑东西通常被称为色根。团状色形多生长在肉质比较粗的地子(如豆底)当中。

不同的色团,其色质好坏差异较大,有的色泽浓艳、种水俱佳,色质较好;有的则色淡,色嫩,色质较差。通过观察色与地子的接触关系,可以初步判断团状色的色质好坏。如果绿色周边的地子比较细糯,而且色与地子的界限比较清晰平顺,其色质就比较好;反之如果地子的肉粗,色与地子的界限不清晰且呈犬牙交错状,其色质就相对较差。

在翡翠毛料的内部,团状色的出现具有偶然性,有时候几乎在没有征兆的情况下,随便一刀竟然会切出一团大疙疼绿,在赌石中这种令人狂喜的例子偶尔也会见到。这虽属运气,但也并非毫无规律可循,如果观察到皮壳上有团块状松花或黑癣,这可能就是玉料内有团状色的信息提示,此时就应该注意了。

在翡翠玉料上连续出现多个团状色的例子也偶尔可见,在这种情况下,色团会沿着同一个方向呈串珠状分布,这就是通常所说的“金线吊葫芦”个别情况下,如果团状色形的长轴延伸较长,那就可以叫做“杠色”或“棒色”,也可称为“穿心杠”。

4、癣夹绿

黑色碎癣杂布在绿色之中,两者难分彼此即而绿色则是由癣所喷出的色,因此,绿色总是围绕为癣夹绿。黑色者乃是没有完全转化为绿色的癣,在黑色或深绿色的周围。

5、关于色根、色渣

在色带中有些浓艳的绿色往往会出现一些黑色斑点,通常将其称为色根或色渣,其中很细小的黑点被形象地称为苍蝇尿。这些黑色斑点是翡翠在其绿色生成中出现的角闪石残留体。残留体的出现是由于角闪石析出的铭离子达到了饱和状态,当铭离子完全满足了绿色硬玉重结晶的所需之后,难再溶解的角闪石就残留下来形成角闪石残晶。

这就是自然界的供求平衡法则,在此情况下,翡翠的绿色因为有了丰富而足够的铭离子而生得非常浓艳,角闪石残留体则会成为浓艳翠色中的黑色斑点。如图的色非常浓艳,但也免不了会有些黑点的色根,然而这正是艳丽翡翠的标志,同样显得弥足珍贵。应该强调的是这种色根只是针对色带中的绿色而言的,在一些地子色中也会出现黑色杂质斑点,但与这里说的并不是同一概念。

相关文章
别人冒用我的信息网贷(身份证信息被别人用来贷款,我们怎么处理?)
2024-11-18 09:04:12
信用卡借款利息是多少(听我一句劝,不要做信用卡分期还款,利息实在太高了)
2024-11-18 08:48:40
气象雷达辐射对人体有害吗(沧州气象雷达,你知道安全距离是多少吗?)
2024-11-18 08:34:00
自制水果酵素配方大全(酵素究竟为何物?)
2024-11-18 08:19:08
滑稽是什么意思(滑稽本是一种酒器?)
2024-11-18 08:03:34
泡子姜的正确做法是什么(简单易上手的腌制子姜)
2024-11-17 10:4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