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些朋友,让我帮忙计算或预测自己的退休养老金,我就想着能不能有一个简明的方式,让朋友在家自己计算,试着摸索了一个表格,现用两个具体的事例来进行说明。
一、计算养老金
刘女士,1968年10月生,1988年8月参加工作,在武汉某企业上班,1996年1月开始缴纳社保,个人账户资金余额197975.78元,2023年11月55岁退休,社保核定个人平均缴费指数1.3172,最终退休养老金5731.07元,她本人觉得个人平均缴费指数是不是算低了,要我帮她重新计算一下。
首先,来看她的养老金是如何计算的。
根据武汉市相关政策,养老金由三部分组成。
基础养老金=武汉市本年度养老金计发基数8613*(1+个人平均缴费指数1.3172)/2*工龄35.42*固定计算比例1%=3534.57元
过渡性养老金=武汉市本年度养老金计发基数8613*个人平均缴费指数1.3172*视同缴费年限7.58*固定计算比例1.2%=1031.94元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资金总额197975.78/个人养老金计发月数170=1164.56元
合计养老金=3534.57+1031.94+1164.56=5731.07元
说明:1.武汉市2023年度养老金计发基数8613元,根据全省统筹的要求,为缩小与其他县市的差距,武汉市这两年的养老金计发基数基本没增长。2.个人平均缴费指数、工龄和视同缴费年限自己如何推算,后面专门再作说明。3.该同志55岁退休,计发月数170。
其次,再来看她的个人平均缴费指数、工龄和视同缴费年限是如何推算的。
一、该同志1988年6月参加工作,1996年1月开始缴纳社保,这中间有7年零7个月的时间,由于符合招工政策,可以认定为视同工龄7.58年。
二、该同志参加社保前的工作阶段由于被认定为视同工龄,因此该同志的总工龄为参加工作至退休,共35.42年。
三、个人平均缴费指数计算方式如下:
个人平均缴费指数=个人缴费系数总和/个人缴费总月份(含视同缴费期间)
个人缴费系数总和=每年其中1个月的缴费系数*每年缴费月份
每年1个月的缴费系数分两种情况:1.视同缴费期间的月系数固定为1;2.实际缴费期间,月缴费系数=本年度1个月的自己实际缴费基数/当地公布的本年度缴费基数月标准。
本年度1个月的自己实际缴费基数,可以社保网或支付宝查询,如某人通过支付宝选查每年7月份的数据,下面是2005年7月的个人缴费基数2580元。
当地公布的本年度缴费基数月标准,需要收集相关通告,本人也作了一个武汉市历年的数据汇集,仅供参考。
经核算,该同志个人平均缴费指数是相符的。
具体计算见表格1。
二、预测养老金
最近,又有一位朋友要我帮他计算一下养老金,他2027年6月退休,根据他提供的情况,我也试着大胆预测一下。
根据他提供的具体情况,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推算:
1. 他1988年12月参加工作,1996年1月参加社保,1996年之前的工作年限如果能够认定为视同工龄的话,视同工龄有7年,总工龄可达38.5年。
2. 他目前个人帐户余额目前25万元,通过个人社保账户查询,近两年每年本金加利息大约递增2万多元,还有四年,大约可以增加10万元,到退休时养老金帐户预测有35万元。
3. 按目前的经济状况,月缴费标准基数按200元递增。
4.假设个人缴纳部分基本不变。
5.预计到时养老金计发基数9000元。
把这些数据放进表格,推算其退休金为8818.11元。
具体预算见表格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