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春联”的习俗,是怎么来的?
春联,起源于桃符,《后汉书·礼仪志》所载,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降鬼大神“神荼”、“ 郁垒”的名字。相传有一个叫鬼域的世界,晚上里面的鬼魂会外出游荡,每当金鸡叫的时候鬼魂必须赶回来,鬼蜮门口有两个神人,分别叫 神荼、郁垒。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他俩会立即用芒苇绳子把它捆起来,送去喂虎。所以鬼神都怕他们,老百姓就用桃木雕刻成他们的样子,这样可以辟邪去恶,直到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叫“春贴纸”和“春联”。当然这是不科学的,在我们的观念中,红色代表着喜庆吉祥,增添了年味,上面写上祝福的话语,表达人们祈求来年福运的良好心愿。
虽然贴春联的时间并没有严格的规定,但最佳的时间是在除夕上午6点到中午12点之间,因为这个时间段阳气最足,气氛最为喜庆,还有一种说法是,如果除夕这天是腊月二十九的话,就要中午12点-下午3点之间,如果除夕是腊月三十的话,就是早上12点之前,贴完之后还要放一挂鞭炮,赶走霉运,不管是哪个时间段,都是为了辞旧迎新,希望新的一年红红火火,顺顺利利。
贴春联不是随便贴的,它有自己的顺序,在古时候,春联都是“右上左下”的原则,即右边是上联,左边是下联。但现在为了大多数人的习惯,很多春联都是左边是上联右边是下联,如果分不出来就利用声调来判断,如果最后一个字是仄声字(发三、四声是仄声字),它就是上联,相反最后一个字是平声字(发一、二声是平声字),它就是下联。横批的话直接贴上就可以了。有些对联还会以时间、季节来区分,只要按照顺序就可以了。
去春联的时候有没有发现,一把春联都是7个字的,很少有6个字或者8个字的,从老传统来看,双数为“阴”,是不吉利的意思,而单数则为“阳”,有积极向上,明亮的意思。并且双数常常与“伤”“丧”谐音,在春节这个喜庆的时刻显的特别不合适,所以贴春联的时候一定要选择单数的,以彰显其积极向上、瑞气祥和,来年顺风顺水的寓意。
春节除了对联之外,福字就是家家户户贴的最多的,寓意有福气,有福运,很多人都会把福字倒着来贴,寓意“福到了”,其实这样是不对的,福字有“正福”和“倒福”之分,如果是家里的大门口或者各个房门上面的福字是需要正贴的,有开门迎福,吉祥临门的意境,如果倒着贴,就会把“福”拒之门外,但是在家里的柜子,冰箱,或者米缸面缸上面福字是要倒着贴的,古人会认为把福气关在家里,防止跑掉,给家人带来好运寓意着福气到了。
贴春联也有很多的忌讳,贴的时候一定要把旧的春联去掉,代表着去掉了过去的霉运,有除旧布新的象征。如果家中不幸有人去世的话,大多数地方是不能贴春联的,以表示对逝世人的怀念,也有的地方是可以贴绿色和紫色的春联,但内容不能过于喜庆,第四年的时候就可以恢复红纸对联。
春节贴春联虽然看似简单,但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传统习俗,尊重传统就是尊重我们的文化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