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化玻璃。
取出一块钢化玻璃架在木条上,人站在上面完全没有问题。接着让一个1吨重的小汽车从玻璃上经过,车轮来回碾压玻璃毫发无伤。随后将汽车升级,重量增加至1.5吨。可以看到玻璃虽然略微向下弯曲,但仍旧非常牢固。而用普通玻璃来做这个实验,同样是一辆小汽车,要想承受这么重的压力,它至少需要35层玻璃。
与普通玻璃相比,钢化玻璃的承重为什么这么强?它具体是如何钢化的?圈个有用知识点,钢化玻璃是如何钢化的?感兴趣的朋友欢迎点击屏幕上的有用按钮支持一下。
·首先将各种玻璃原材料按比例放进熔炉里,经过1500度左右的高温炼制成玻璃溶液。
·然后在温度为1000度左右的铣槽上,变成扁平的玻璃板,并在退火窑中形成退火玻璃。
·之后在辊道上利用冷却器将玻璃迅速冷却,以形成钢化玻璃。
在这个过程中,将普通玻璃在高温下进行热处理,并迅速冷却的做法,像极了钢铁加工工艺中的淬火步骤。经过淬火后的钢件,其硬度往往会大幅度的提升,玻璃也是一样。所以玻璃的热处理过程,也叫钢化过程。
钢化后的玻璃为什么会有更高的强度?原因就在于受热冷却的不均匀。玻璃在被送到熔炉中进行加热后,温度能高达上千度。玻璃在这个过程中会受热膨胀,但在钢化处理迅速冷却的时候又会向内收缩,在玻璃表面形成一种压应力。而此时玻璃内部温度较高,则会形成一种张应力,张压结合,这就是钢化玻璃强度高的主要原因。
但是如此高强度的钢化玻璃,一旦成型却无法进行切割,即使打一个小孔也会立马碎成渣渣。这是为什么?关键还在于它的钢化,可谓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因为经过钢化后的玻璃,其内应力达到了平衡,分子之间处于绷紧状态,能够抵抗较大的冲击。
但如果进行裁剪切割,则会破坏它内部的结构,打破整体的平衡状态,就像在充满气的气球上扎针一样,瞬间就会土崩瓦解。玻璃也就爆成了无数细碎的小颗粒。所以钢化玻璃的形状、尺寸等往往在钢化处理之前就已经裁定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