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竹梅别名吊竹兰,鸭跖草科吊竹梅属常绿草本植物。其茎柔弱质脆,匍匐地面成蔓性生长,叶互生,无柄,椭圆状卵圆形或长圆形,背面紫色,通常无毛,全缘。它原产于热带美洲,不耐旱耐水湿,对土壤的酸碱度要求不高。
生长习性
吊竹梅原产地匍匐在阴湿地上生长,怕阳光暴晒。能忍耐8℃的低温,不耐寒,怕炎热,14°C以上可正常生长。要求较高的空气湿度,在干燥的空气中叶片常干尖焦边,不耐旱耐水湿对土壤的酸碱度要求不严。“
繁殖栽培
吊竹梅通常采用扦插繁殖,‘摘取健壮茎数节插于湿沙中即可成活。扦插可在三至五月上旬和九至十月进行,选取生长健壮的枝条,剪成长七厘米至十厘米一段,每段带二到四个节,修去下部叶片,保留上部顶叶或侧叶,扦插可用河沙或蛭石作培养土,也可用园土和腐叶土各半混合。同时,扦插后必须保持空气的相对湿度在75%至85%,每天一到三次进行喷雾来增加湿度,但过度地喷雾,插穗容易被病菌侵染而腐烂,所以要防止过度护理。约15天后就能长出根来,生长期间及时摘心,使植株促发侧枝,上盆养护。
药用价值
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利尿的功能,可用于肺结核咯血、咽喉肿痛、急性结膜炎、菌痢、肾炎水肿、尿路感染、崩漏、白带、毒蛇咬伤等症的治疗。
观赏价值
吊竹梅枝条自然飘曳,叶面斑纹明快,叶色别致。植株小巧玲珑,又比较耐阴,适于美化卧室、书房、客厅等处,可放在花架、橱顶、或吊在窗前自然悬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