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生活百科 美食推荐 汽车百科 星座运势 旅游攻略 数码科技 教育资讯 宠物知识 养花知识 健康知识 周公解梦 热门影视 消费指南
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活百科 >

神禾塬大墓主人是谁(西安神禾原大墓——墓主竟是秦始皇的奶奶)

105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2-11-08 13:34:31    

2004年7月,为配合西安财经大学常宁校区建设,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校区内开展考古勘测,意外发现一处秦代陵园。该陵园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约548、东西宽约312米,总面积约17万平方米,由兆沟、陵墙、“亚”字形大墓(M1)、从葬坑、建筑基址、门址、道路、排水沟等诸多遗存组成。陵园以隔墙分为南、北两区,北区以大墓为核心,有13座从葬坑;南区以陵寝等建筑基址为主要遗存。

神禾原大墓,主墓道朝东,典型的秦代墓葬

大墓处于陵园的中心位置,为带四条墓道的“亚”字形竖穴土圹墓。东西通长134.6、南北通宽99.1、深12.3米。大墓曾经遭到严重的盗掘。墓室中有早期盗洞,还有盗墓者食用后弃置的大量牛骨,这些骨骸分属五头牛的个体,应该是盗墓者的食物遗留。表明是集团盗墓所为,因为普通盗墓者似乎没有财力宰杀如此多的牛以充饥。

陵园布局

墓室、从葬坑被盗扰后均遭大火焚烧,墓室的红色烧结土最厚处近两米,椁室内西北部有高达1.5米的黑色火烧结核堆积,椁室及各从葬坑的木结构全部被烧毁。

大墓平面、剖面图

在陪葬坑K8中发现六套六马驾车,其它车马坑内出土四马一车和六马一车两种规制的车马,出土600多件以青铜为主的车马器,青铜车马器上发现刻有“五十九年”、“左厩”,另外陪葬坑中出土的十多件巨型茧形壶上刻有“三十四年”、“私官”的铭文。

大墓的墓室

《汉书· 张汤列传》服虞注“私官,皇后之官也。”太官是为皇帝提供饮食服务的机构, 而私官则是为王后或皇后提供服务的机构。秦汉时期有“私官”文字也曾出土过,195年在靠近芷阳的斜口镇地窑村出土一件“私官”鼎;1966年曾经在咸阳塔尔坡清理一处青铜器窖藏,出土有昭襄王三十六年的“私官鼎”。朱德熙、裘锡圭研究后认为“私官”应是皇后的食官,负责王后饮食事务也是私官的职责之一,《汉官六种· 汉旧仪上:“太官尚食,用黄金扣器。中官、私官尚食,用白银扣器。”因为皇帝和皇后进膳时的食具是不同的,所以私官还要随时注意餐具是否有违规范。

大墓出土的石磬

墓室出土的石磬上刻有“北宫乐府”。近年在汉长安城出土有“北宫”、“北宫干丞”、“北宫宦丞”、“北宫私丞”“北宫工丞”和“北宫弋丞”等秦封泥,可以确认至迟秦统一时咸阳宫殿群中便设有北宫。西汉时北宫是王室或皇室中妃嫔的居住场所。

大墓中出土的金饰

神禾原大墓陪葬坑中发现数辆“驾六”的车马,一般人认为这代表了天子的车驾规格。其实天子驾六本身就是层累地造成的古史的一部分。“天子驾六”最早出处的文献《逸礼·王度记》,该文献是战国中后期稷下学派淳于髡的作品。而传世文献中没有可靠的两周时期天子驾六的材料,西周金文中根本看不到‘六马’的影子,详细记载周代礼制的《三礼》中也没有任何驾六的蛛丝马迹,相反文字资料中天子皆驾四马;东周文献中的“六马之驾”是诸侯乃至大夫所乘,简帛中有六马但不是天子之驾。考古发现驾六的材料表明,“驾六”仅仅是东周时期的一种现象,把驾六作为两周天子之礼的一种制度,显然是不妥的。

大墓中出土的玉石圭

迄今考古学实物资料中的“驾六”共发现九处,除了神禾原大墓之外,还有:

1、浚县辛村卫侯墓,3号车马坑中发现12辆车、72匹马,25号坑平均每辆车配马数量为六匹左右,时代为西周;

2、三门峡虢国墓地元士夫人丑姜墓M2013CHMK4内为一车六马,时代为西周晚期;

3、河南淮阳马鞍冢楚王的南冢车马坑车箱内各置放六付青铜和骨质的马衔,推测为六匹马驾驭的安车,时代为战国晚期;

4、属于大夫级别的湖北枣阳九连墩一号墓的车马坑内,葬车33辆,葬马72匹,其中六马驾车的一辆,四马驾车的两辆,其余的均为两马驾车,时代为战国中晚期;

5、战国晚期东周王城发现两辆六马驾车的车马坑,2002年河洛广场的车马坑清理出两排排列有序的车马,规模仅次于湖北九连墩车马坑

6、2006年唐宫西路发现的六马车坑规模较小;

7、湖北丹江口徐家岭九号楚墓的车马坑内发现两马、四马和六马三种配置,时代属春秋战国之交;

8、南阳不见冢发现的车马坑。

六马驾车

从上述罗列的记载可见,六马驾车并不是固定的规制,用的人从士一级到天子都有发现。

那么这座规模宏大的陵园主人是谁呢?学者根据出土遗物情况,做出了如下推断:

1、墓葬上限

大墓从葬坑出土的马具上刻有“五十九年”,该记年只有周赧王使用过。《史记·周本纪》赧王五十九年(前256),秦昭王“使将军撂攻西周。西周君奔秦,顿首受罪,尽献其邑三十六,口三万。秦受其献,归其君于周。周君王赧卒。周民遂东亡。”周器归秦,文献亦可佐证。该记年文字的出现意味着此陵园营建时代的上限不会早于周赧王五十九年,即不早于前256年。

错银铜器座铺首

2、扰坑出土的汉代早期陶俑反映的陵园年代

大墓上部的扰坑或晚期地层内发现了数量较多、支离破碎的汉代早期塑衣式陶立俑。而在大墓、从葬坑以及建筑基址等遗迹单位内均没有发现这类陶俑,这表明该类陶俑并非陵园遗迹单位本身所属。依照考古地层学原理,大墓的年代应更早。西汉高等级大型陵墓一般均有一定数量的陶俑随葬,这一现象应该是秦始皇丽山陵园随葬大量陶俑传统的延续。而此墓不见陶俑随葬,表明该陵园应该早于秦始皇丽山陵园的年代更是早于西汉帝陵的年代。

出土的铜匜

3、关于“邦”字反映的陵园年代

陵园内从葬坑K7出土的茧形壶刻有“邦”字等信息,袁仲一先生指出,陶文中的“邦”与刘邦之“邦”相同,根据汉代社会的避讳制度,该陵园年代应该早于刘邦在位之时。据此,该陵园与西汉刘邦及其之后的子孙无涉。

4、关于茧形壶的年代

出土的茧形壶,从形体和物勒工名等特征看,其年代属于战国晚期,而且不会晚于秦末。秦始皇陵园丽山飲官遗址出土有2件茧形壶,这些遗址出土茧形壶的特征与神禾原陵园出土茧形壶的特征类似,时代也应相近。根据秦末的社会状况,秦都咸阳长陵车站作坊遗址的年代应该属于战国晚期或秦末之前,丽山陵园队官遗址的年代也应该不晚于秦末。故此,神禾原陵园茧形壶应该不晚于秦末,或者明确早于西汉。

错银铜饰

5、从葬坑殉马所反映的年代

在战国秦汉以至更晚的时期,马匹作为战略物资,地位重要。一般认为在社会较为平静、经济较为富庶的时代,高等级贵族有用一定数量马匹作随葬的,而在社会疲惫、百业待兴的西汉初期,是否能以数量过百的马匹作随葬,有待探讨。神禾原陵园大墓的十三座从葬坑,马匹数量过百。表明神禾原陵园建造时期经济较为富庶,而不是长期战争之后的西汉初期。文献记载“汉兴,接秦之弊……自天子不能具钓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可以认为从葬坑出土大量车马所反映的陵园建造年代,当在楚汉战争之前社会相对较为平静的某一时期,而不可能在楚汉战争之后的西汉初期。

出土的玉饰

6、出土的半两钱所反应的特征

该墓的盗洞附近出土有半两钱,是典型的汉代四铢半两,铸造于汉文帝、汉景帝时期,说明该墓在汉代初期已经被盗掘,如果是西汉帝王后妃的墓葬不应如此名目张胆,故此,此墓应该为秦代墓葬。

出土的西汉半两

考古发掘资料表明,神禾原陵园具有战国晚期秦陵园的诸多特征因素,其建造时代上限不早于周赧王“五十九年”,下限不晚于秦末社会动荡之际,当在前256年至前206年的约五十年间。而此期间内,最有可能的墓主是秦始皇的奶奶——夏太后。

夏太后是孝文王的次夫人,原称夏姬,是庄襄王的生母,秦始皇的祖母。庄襄王元年(前249),被尊为夏太后。《史记· 始皇本纪》“秦王立一年,薨,谥为孝文王。太子子楚代立,是为庄襄王。庄襄王所母华阳后为华阳太后,真母夏姬尊以为夏太后。”母以子贵,略见一斑。十年之后的始皇七年(前249),始皇二十岁时夏太后去世。

《史记· 吕不韦列传》:“始皇七年,庄襄王母夏太后薨。孝文王后曰华阳太后,与孝文王会葬寿陵。夏太后子庄襄王葬芷阳,故夏太后独别葬杜东,曰‘东望吾子,西望吾夫。后百年,旁当有万家邑。’”秦代的杜县故城位于现在西安市山门口沈家桥附近,对此基本达成一致认识。由此向东的区域基本可以称为“杜东”。所发掘的神禾原战国秦陵园位于山门口东南位置,处在广义的杜东区域内。

至此,可以基本断定,神禾原大墓的墓主人就是夏太后。如今,大墓的位置早已建成了西安财经大学新校区。在西安南郊,几乎所有大学的下面都埋着密密麻麻的墓葬,时代从两周到明清,随着考古发掘的继续,这些古代遗迹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历史信息。

相关文章
装修为什么要用窗帘装饰(窗帘的重要性!)
2025-05-10 13:51:26
为什么牛皮很软(牛皮的加工分类)
2025-05-10 13:51:04
房子为什么会长霉菌(发霉的房子不能住人你知道吗?)
2025-05-10 13:17:59
为什么瓷砖补缝(瓷砖填缝剂能防水堵漏?)
2025-05-10 13:14:51
水泥为什么带r(水泥标号是什么意思 )
2025-05-10 13:06:43
被子为什么会湿湿的(被褥潮湿用除湿机有用吗)
2025-05-10 12:5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