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生活百科 美食推荐 汽车百科 星座运势 旅游攻略 数码科技 教育资讯 宠物知识 养花知识 健康知识 周公解梦 热门影视 消费指南
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活百科 >

你知道霜是怎么形成的吗?

34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12-04 20:37:11    

霜的形成

霜的形成是一种靠近地面空气中的水蒸气物体上的地面凝华现象,大多在晴天形成,即人常说“浓霜猛太阳”之理;也有夜间形成的,少数情况下,在日落以前太阳斜照的时候,霜也能开始形成。通常,日出后不久霜就融化了,但是在天气严寒的时候或者在背阴的地方,霜也能终日不消。霜的形成也需要两个基本条件,一是空气中含有比较多的水蒸汽;二是有零度以下的物体。

霜的形成条件

低气温是霜形成的重要条件。此外,风也是霜形成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微风可使辐射冷却在较厚的气层中充分进行,空气会缓慢地流经物体表面,这样一来就能不间断地供应水汽,保证有足够多的水汽供应凝结,有利于霜的形成。霜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受到云的影响,因为云会妨碍地面物体夜间的辐射冷却,所以天空有云的时候不利于霜的形成。

霜的影响

千百年来,人们会说,“霜打万顷枯”。其实,霜非霜冻。霜是一种天气现象。霜不过是冻(即低温)的一种表象,真正杀死作物的凶手是形成霜的低温。这是因为当植物体温度降到0℃以下时,植物细胞间隙的水分结冰,并不断吸收细胞内部水分,细胞由于脱水而导致原生质胶体物质的凝固。同时,冰晶不断增大,也会使细胞遭受机械损伤而受害。而且霜后往往阳光强烈,气温急剧上升,这会使细胞间的冰块迅速融化成水,而这些水分在还未能被细胞逐渐吸收前就被大量蒸发,这样造成作物脱水枯萎,甚至导致死亡。

其实,从物理学中物态变化原理来看,霜不但危害不了作物,而且会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作物的冻害。霜形成过程中释放出的热量,能减缓气温下降的速度,从而减轻作物冻害的程度。而且,在霜后的阳光照射下,霜消融时又要吸收大量的热量,这就间接地减缓气温回升的速度,使得作物细胞间冰块不至于融化过快而被大量蒸发,有一部分融化的水分慢慢地被细胞吸收,从而有利于受冻的作物慢慢复苏过来。

相关文章
草莓为什么结果不长了(草莓光长叶不长果怎么办?)
2025-05-11 03:50:12
为什么墙壁装修白色(懂装修的人都选择大白墙!)
2025-05-11 03:14:24
酒精存放为什么需要避光(酒精怎么存储才安全?)
2025-05-11 03:07:24
客厅为什么不能放娃娃(这9种物品婚房绝不能放)
2025-05-11 02:58:06
为什么首付款要先存到贷款银行(购买二手房全流程及注意事项)
2025-05-11 02:55:05
涂料刮墙不干为什么(冬季涂料施工注意这些事项)
2025-05-11 02:4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