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刻三元素之“点”
说到“点”,你会想到什么呢?圆点、斑点、水点……别想太多啦,什么笑点、点滴、鼓点、污点等,不在我们雕刻的讨论范畴哦!
几何学上指没有长、宽、厚而只有位置的几何图形,在平面上两条线相交处,或线段的两端就是“点”。几何学上的定义,在我们雕刻中也同样适用。不过,由于雕刻出的是立体图案,所以在这里说的点,通常指的是“角点”,因为一般出现的位置是在边角处。雕刻中除了“角点”还有两种常见的点分别是“凸点”和“凹点”,下面我们逐一介绍。
首先说“凸点”,雕刻中常见的比如“水珠”浮于荷叶,或者作品底板之上。这种水点,在雕刻时,不求圆,但求大小各异,形态自然。如果你用盖珠操作,出来效果就过于规整,而失去水珠的灵动。
其次再说“凹点”,通常我们在雕刻中出现时,是以排布的形式出现的,比如黄瓜,花生,白菜等雕刻效果,工具使用可以灵活选择,关键是要把点打得自然均匀。
最后,我们来看雕刻中最为关键的“角点”,顾名思义,它们出现的位置通常是三个面的交汇处。雕友你可以在自家屋里面找个墙角看下,那就是个角点,它的三个面特点都是平面。换到雕刻中,这三个面通常是以弧面形式出现的,雕刻中要结合具体作品去理解,尤其是角点的深浅和处理效果,要能做到清晰,深浅与作品协调统一。
红色标注的位置就是“角点”
雕刻中,关于这些点理解起来不难,关键是要能结合不同作品去体会,灵活处理,把点的效果处理得干净,清楚,自然,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