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生活百科 美食推荐 汽车百科 星座运势 旅游攻略 数码科技 教育资讯 宠物知识 养花知识 健康知识 周公解梦 热门影视 消费指南
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活百科 >

显微镜的结构及使用方法

32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03-10 19:45:26    

知识点一 显微镜的结构

显微镜的结构

目镜:5×,10×,15×

物镜:10×(低倍),40×(高倍),100×

遮光器:调节通光量,上面有大小不同的光圈,光圈越大,通过的光越多。

反光镜:反射光线。有平面镜凹面镜两种

粗准焦螺旋:升降镜筒幅度较大,逆时针旋转上升镜筒;顺时针旋转下降镜筒。

细准焦螺旋:升降镜筒幅度很小(可用于精准调节)

知识点二 显微镜的使用

1、对光

转动转换器,使低倍镜对准通光孔,转动粗准焦螺旋,使低倍镜前端距载物台约1-2厘米的距离。

选择较大光圈;让左眼朝目镜里注视,同时用手将反光镜转向光源;调节反光镜,直至从目镜里看到一个白色明亮的圆形视野。

对光

2、低倍镜观察

将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使待检查部分位于通光孔中心,用弹簧夹片压住载玻片两端。

两眼从侧面注视,将物镜降至接近标本(距离约为0.5 cm)停止。

用左眼朝目镜里观察,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缓慢上升镜筒,直到视野中出现物象。

低倍镜观察

3、高倍镜观察

先将低倍镜下找到所需观察的物象,把要进一步放大的部位移到视野正中央

转动转换器,使高倍镜到位。调节反光镜光圈,使光照明亮,再微微调节细准焦螺旋(换成高倍镜后,不能再转动粗准焦螺旋),直到物象清晰。

4、显微镜复原

知识点三 显微镜的原理

  1. 目镜与物镜的判断

①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距装片距离越近。

②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

2、高倍镜与低倍镜观察情况比较

项目

物镜与装片的距离

视野中的细胞数目

物像大小

视野亮度

视野范围

低倍镜

高倍镜

3、视野亮度调节

①选择大光圈和凹面反光镜,则视野更加明亮。

②选择小光圈及平面反光镜,则视野更加暗。

因此,当从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视野变暗了,可以使用大光圈和凹面反光镜来增加视野亮度。

注意:若显微镜下所观察的材料本身颜色较淡、透明,则视野不可过于明亮,稍暗的视野反而可以观察的更加清楚。

4、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与成像规律

①显微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如:目镜为10×,物镜为40×,则放大倍数为10×40=400倍。该放大倍数指的是长度或宽度的放大,而不是面积或体积的放大。

长度和宽度放大400倍,则面积实际放大了160000倍。

②放大倍数的变化与视野范围内细胞数量变化的关系

右图1和图2分别是在目镜放大倍数为10×、物镜放大倍数为10×时观察到的细胞数,若将物镜转换为40×后,图1观察到的细胞是2个(8÷4),图2观察到的细胞是1个(16÷16)。

③成像特点:显微镜成的像为放大、倒立的虚像(将图片倒转180°即可)。

④移动规律:物像偏向哪个方向,则应向哪个方向移动装片。若物像在偏左上方(则实际其在装片的右下方),则装片应向左上方移动。

例如下图1~3为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物像图:

图1:实际的物体形状为q

图2:实际在载玻片的左下角

图3:若显微镜下观察到某物体在装片上呈现逆时针流动,则实际上装片上物体仍为逆时针旋转。(例如将图3图像反转180°仍为逆时针)

5、显微镜视野中污物位置的判断

注意:反光镜上的异物不会在视野里成像

6、显微与亚显微结构

生物上显微结构一般是以细胞为单位,而亚显微结构是以细胞器为单位的。 亚显微结构要通过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

光学显微镜下

能看到:

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染色体、液泡、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洋葱表皮细胞、保卫细胞、根尖分生区细胞等。

不能看到:细胞膜、类囊体薄膜、中心体、核糖体、纺锤丝、突触小泡、DNA双螺旋结构、转录翻译过程等。

相关文章
为什么墙壁装修白色(懂装修的人都选择大白墙!)
2025-05-11 03:14:24
酒精存放为什么需要避光(酒精怎么存储才安全?)
2025-05-11 03:07:24
客厅为什么不能放娃娃(这9种物品婚房绝不能放)
2025-05-11 02:58:06
为什么首付款要先存到贷款银行(购买二手房全流程及注意事项)
2025-05-11 02:55:05
涂料刮墙不干为什么(冬季涂料施工注意这些事项)
2025-05-11 02:44:12
夏天薄荷为什么枯萎(夏季不能没有薄荷!!)
2025-05-11 02:25:36